今(六)是世界青光眼日,近些年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患上這种原是老年人專利的眼科疾病。青光眼最主要的病變,是視神經萎縮,患者視野會變小,早期視力不一定會變差,所以較難察覺而容易錯過治療時機,執業眼科醫師蕭詠雪表示,可藉由眼底斷層掃描來做篩檢和早期診斷。
OCT眼底斷層掃描為非接觸性的廣角眼科診斷影像系統,掌握角膜到視網膜及視神經等各部位的厚度與其他變化,包含2D、3D影像、斷層影像,可協助醫師更進階瞭解眼底病變的狀況,有助於診斷及治療。除了可診斷青光眼,也能診斷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、老年性黃斑部病變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視神經發炎或水腫等。
蕭詠雪醫師介紹,OCT眼底斷層掃描解析度極高,能看到很細微的結構。檢查時無需要點散瞳劑,整體檢查時間也非常快速,只需幾秒鐘便可得到高解析度影像。相較一般需要點散瞳劑的眼底檢查,OCT適合不能點散瞳劑之病患(如隅角閉鎖型青光眼)及天生畏光者。OCT眼底斷層掃描,名稱中雖有斷層掃描的字眼,但它是光學的檢查,利用紅外線波長的雷射光對視網膜做掃描,不是X光,也沒有輻射,所以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。
高血壓、糖尿病患者、有青光眼家族史者、高度近視者、長期使用類固醇者、患葡萄膜炎者最易得青光眼。蕭詠雪醫師說,其實任何人都適合作OCT眼底斷層掃描來篩檢是否患有眼疾,年過四十歲、近視超過五百度的患者或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可定期每年做一次,若確診患有青光眼者一般每半年需要追蹤OCT,而黃斑部病變者按病情不同每一道三個月檢查一次。
- Apr 07 Tue 2020 08:00
OCT眼底斷層掃描篩檢青光眼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